保障性住房大批入市,對于房地產下游的家具建材行業來講無疑是利好消息,南都記者了解到,深圳各家居賣場將通過打折、買贈、特價等讓利手段來迎合這部分業主的置家需求,但也有少數人保持高度的理性,呼吁業界理性看待保障房市場,不要頭腦發熱一味跟風。
保障房成就給家具市場“第二春”?
“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將給家具建材的銷售帶來積極作用。”博耐家居廣場相關負責人丁章繁說,前段時間受樓市調控影響,很多有購房需求的人持幣待購,遲遲沒有出手,給房地產下游的家具建材行業帶來了巨大壓力,市場普遍不景氣。而保障性住房一旦交樓入住,將有力拉動家居產品消費。
金海馬華南區市場部經理閻晉鴻透露,去年年底位于福田保稅區的福利房紅樹綠洲入伙,小區業主在金海馬的世博中心店總共簽下300多張客單,銷售可觀。今年還有1萬套保障房交房,有望一掃家具市場此前低迷狀況,促動消費一路飄紅。
在媒體采訪過程中,多數賣場均對保障房入市表示樂觀,當然也有一些定位中高端的賣場認為“影響并不是很大”。華美居市場推廣部經理溫占桂說,國內、國際一線品牌,保障房業主們或不具備足夠的消費能力。
保障房非市場主流,不可舍本逐末
家具行業是否開始邁入“保障性時代”呢?先驅家私副總蘇先化先生認為,家具企業開始關注保障性住房市場,針對這一塊市場設計生產家具產品,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,適應市場變化,但是保障性住房決不是家具企業的重點,畢竟商品房才是市場主力。保障房市場非主流,家具企業應分清主次。
有業內人士稱,保障房市場雖然誘人,但并不是每個家具企業都適合走這條路。保障房市場的消費群體與市場主流消費群體還是有區別的,如果舍本逐末,分不清主次,可能適得其反。比如原本定位較高端的家具產品如果貿然進軍保障性住房市場,品牌可能因此受損。
其次,保障房建設畢竟還有一個周期問題,家具企業如何戰領這個市場得深思。購買保障房的主體是年輕消費者,家具企業要深入分析這個群體的特點,生產真正適合他們的家具。80后、90后是在互聯網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,他們喜歡網購物美價廉的產品,享受快捷的服務,家具企業逐步建立電子商務渠道顯得尤為必要。